川普關稅戰無停歇跡象 專家:建議定期定額投資美股應對

- 小
- 中
- 大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近一週市場表現大大受到關稅影響,起先《華爾街日報》稱白宮正在縮小4/2(三)生效的關稅範圍,可能會更聚焦在特定領域關稅以及對部分國家實施的對等徵稅,接著《金融時報》報導,在4/2前夕川普考慮採「兩階段」方式課徵關稅,先對外貿易夥伴課徵關稅,並在完成貿易夥伴調查後實施對等關稅,顯示川普關稅較最初預想更有謹慎,美股走揚,然而,後續川普突襲宣布4/2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課徵25%關稅,市場不安情緒再次回升,美股回吐了部分早前漲勢。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近一週市場表現大大受到關稅影響,起先《華爾街日報》稱白宮正在縮小4/2(三)生效的關稅範圍,可能會更聚焦在特定領域關稅以及對部分國家實施的對等徵稅,接著《金融時報》報導,在4/2前夕川普考慮採「兩階段」方式課徵關稅,先對外貿易夥伴課徵關稅,並在完成貿易夥伴調查後實施對等關稅,顯示川普關稅較最初預想更有謹慎,美股走揚,然而,後續川普突襲宣布4/2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課徵25%關稅,市場不安情緒再次回升,美股回吐了部分早前漲勢。
消費信心下挫 貿易赤字仍巨大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初領失業金人數略降至22.3萬人,優於預期;4Q24 GDP終值季增年率為2.4%,優於預期;3月經濟諮商局消費者信心指數從100.1降至92.9,創2021年初以來新低;3月S&P Global製造業PMI初值降至49.8,低於預期,但服務業PMI初值上升至54.3,優於預期;2月耐久財訂單月增0.9%,優於預期的-1.1%;2月商品貿易赤字1479.1億美元,雖較1月收斂,但仍不如預期。
類股表現
史坦普500指數11大類股漲跌互見,消費耐久財領漲,科技領跌。科技股下跌1.25%,主要是受半導體股下跌拖累,中國國家發改委發布先進運算晶片新能效標準,但可能阻礙Nvidia H20晶片中國銷售,股價下跌5.33%,博通、邁威爾科技也受拖累而分別下跌10.26%、7.86%。美超微電腦大跌17.63%,因投資評等遭高盛下修至「賣出」,目標價也下修至32美元,因競爭加劇使其可能很快就會失去在AI領域的優勢,並為定價構成更大壓力,上個財年毛利率已從18%降至13.9%,預計毛利率還將持續下滑。
儘管川普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但消費耐久財類股仍上漲3.43%,因汽車概念股表現分歧,美國銷售汽車全在美國製造的特斯拉、Rivian分別上漲9.82%、12.24%,但部分仰賴外國生產的美國車廠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及Stellantis、BMW、賓士、Volkswagen、豐田、本田等外國車廠ADR走跌,跌幅介於1%~5.22%,零組件製造商Aptiv、BorgWarner亦走跌,有趣的是,汽車經銷商CarMax以及零組件商O'Reilly Automotive、AutoZone、Genuine Parts上漲1.49%-7.87%,租車業者Hertz、Avis更分別飆漲22.25%、22.28%。民生消費類股上漲2.18%,主要是受Dollar Tree大漲15.28%提振,因宣布以10億美元出售成本高昂且難以產生利潤的Family Dollar部門,此舉也代表管理層將其經營重點放在利潤更高的部門上。醫療保健類股下跌0.72%,一個名為「Unusual Whales」的X帳號發文稱「美國衛生部長RFK Jr.宣布計劃禁止在電視上播放藥品廣告」,儘管美國衛生部駁斥該訊息,但仍影響市場情緒,因RFK Jr.長期以來便認為藥品應由醫生專業開立,而非消費者想買哪款就買哪款,當藥品廣告一開,藥廠大舉砸錢進行廣告行銷,成本最終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故市場認為此一推文可能是「打擊藥價」的領先訊號,也拖累默克、輝瑞、必治妥施貴寶、艾柏維等藥廠下跌3.47%~5.92%。NBI生技指數下跌1.73%,Lexeo Therapeutics飆升51.66%,其用於治療PKP2基因突變引起的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藥物LX2020的1/2期試驗數據亮眼,前兩次治療後活檢顯示PKP2蛋白表達增加了71%和115%,首位患者在給藥6個月後心室早期收縮(PVC)狀況減少了67%。Acrivon Therapeutics重挫52.99%,二期試驗顯示,其子宮內膜癌檢測ACR-368 OncoSignature客觀反應率(ORR)從2024年9月報告的62.5%降至35%,但原因是受試患者增加,仍被視為有希望的,並獲得美國食藥管理局(FDA)突破性設備認定。(類股表現僅含價格變動)

未來一周觀察變數
聯準會官員談話:留意各官員針對經濟、就業、通膨、利率、關稅的看法。
經濟數據:3月ISM製造業與非製造業指數、非農就業報告、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裁員人數»;2月JOLTs職位空缺、工廠訂單。
企業財報:PVH公司、藍威斯頓、Conagra Brands、Applied Therapeutics。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Grant Bowers)認為,美國經濟仍穩健,強勁企業獲利也將支撐美股,投資機會有望擴散至科技七雄以外領域。而儘管川普部分政策具有破壞性,如:關稅,但川普在本質上是一名商人,支持放鬆監管、經濟成長、投資美國、製造業回流與再工業化,這對美國而言是非常強大的推動力,事實上,許多企業對2025年剩餘時間的前景仍樂觀。關稅確實可能引發通膨,但目前美國通膨的長期驅動因素仍呈現下降趨勢並走低,這也為聯準會提供很大的降息空間來支持經濟。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川普2.0關稅戰愈演愈烈,開始與川普1.0時期出現落差,從近期川普本人、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的談話來看,本輪關稅戰川普團隊聚焦在三大關鍵主軸:政策性武器、公平貿易(Fair Trade)、利益再平衡(Rebalance),首先,政策性武器包含對鋼鋁、關鍵礦產、晶片、藥品的關稅,除了要刺激製造業回流美國外,還透過關稅來解決特定議題(如:非法移民、芬太尼),就公平貿易上,由於許多國家在一些相同產品上對美國課徵的關稅比美國對他們課徵的關稅還高,故川普團隊企圖以「對等關稅」來追求公平,另還將設法清除國家補貼、市場進入障礙、匯率操縱等非關稅壁壘,至於利益再平衡,本次川普成功當選的主要支持者很大一部份來自藍領階級,在川普團隊的認知裡,這些人相較白領階級是過去數十年「全球化」時代的明顯受害者,也使美國製造業外移且對許多國家產生鉅額貿易逆差,故企圖透過關稅來解決美國與各國的貿易失衡以及全球化受惠者與受害者的失衡,而在此過程中,關稅收入將是副產品,川普政府甚至期盼未來能以關稅取代所得稅,因他們將關稅視為外國產品在美國的「上架費」,而美製產品則不需上架費,最終目標是實現年收低於15萬美元納稅人免稅,綜合來看,若川普團隊認為政策性武器、公平貿易、利益再平衡三個關鍵上有缺少任一個,便可能對某國、某產品課徵關稅,這也代表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將持續受到關稅戰的衝擊,進而影響投資人信心與加劇股市波動性,故建議投資人以定期定額且長期投資美股的方式來應對,避免短線操作而遭多空雙巴。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在川普關稅仍存在不確定性下,美國通膨前景撲朔迷離,可能使聯準會保持「停看聽」,放慢降息腳步,但當前美國經濟仍持穩,有助支撐美股企業獲利,根據Factset(3/21)數據,2025年史坦普500指數企業獲利預計將成長11.4%,其中,科技股將成長19.6%,而儘管近期DeepSeek的低成本AI模型對科技股帶來巨震,但創新的AI開發流程將嘉惠積極布局AI的公司,特別是AI應用領域,長遠來看也有助加速AI普及,再加上監管鬆綁、併購等題材加持,科技股後市仍可期,另根據Refinitiv(3/27)數據,2025年小型股為主的羅素2000指數企業獲利預計將成長38.9%,表現更甚大型股,加上小型股具有川普政府美國優先、製造業回流等長期趨勢加持,是具有投資潛力的另一選擇。
注意: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原文出處】:川普關稅戰無停歇跡象 專家:建議定期定額投資美股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