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拋「633」拚經濟政見 賴總統:蔡英文8年任內已完成

民視新聞網 2025-04-01 21:06
馬英九拋「633」拚經濟政見 賴總統:蔡英文8年任內已完成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總統賴清德今(1)日晚間出席「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青年工商團體聯誼餐會」,並以「巨變世界下的台灣經濟新局」為題發表演說。賴清德表示,面對威權國家集結、世界情勢變化,造成美中供應鏈的分流。台灣未來要強化非紅供應鏈關鍵地位,不可以離開供應鏈,否則未來的發展會事倍功半;同時他也強調,前總統馬英九任內所拋出「633」的拚經濟政見,在前總統蔡英文8年的任內,已經完成。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1)日晚間出席「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青年工商團體聯誼餐會」,並以「巨變世界下的台灣經濟新局」為題發表演說。賴清德表示,面對威權國家集結、世界情勢變化,造成美中供應鏈的分流。台灣未來要強化非紅供應鏈關鍵地位,不可以離開供應鏈,否則未來的發展會事倍功半;同時他也強調,前總統馬英九任內所拋出「633」的拚經濟政見,在前總統蔡英文8年的任內,已經完成。

今晚的聯誼餐會,包含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工商協進會「青年事務委員會」召集人與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等人,以及來自全台灣共9個工商團體的青年領袖與會。

賴清德指出,企業家很努力,政府也很打拚,從蔡英文2016年擔任總統後,積極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他曾擔任過蔡前總統的行政院長,也曾經有一段時間負責這些工作,基本上加薪、減稅、鬆綁法令,以及解決水電、人力、人才等五缺問題。

加薪方面,賴總統說明,政府多次為公務人員加薪,基本工資也連續九年調整。我們希望為公務人員加薪,提高基本工資,也能夠帶動企業界幫員工加薪。

減稅部分,賴清德強調,所得稅最高稅率45%調降為40%,未分配盈餘,本來課10%稅金,減為課5%。這幾年來持續不斷減稅,因為經濟發展稅收增加,不斷減稅,民眾稅負年收入44萬六千元可以不必繳稅。換句話說,單身、每個月三、四萬塊薪水,他不需要繳稅。如果夫妻兩人加上兩個小孩,一年收入一百二十幾萬元也不必繳稅。這種情況,就是前一段時間,美國在總統選舉,兩位總統候選人所要追求的目標,台灣今天已經逐步完成。

賴清德說,「我們也隨時不斷鬆綁法令,世界在進步、產業也要進步。產業要調適進步,很重要的是要鬆綁法令,建置新的法治。在解決五缺方面,有一些問題也要持續努力,包括人力,特別是服務業。這部分勞動部積極檢討」。

賴清德指出,今(2025)年相較於2016年蔡英文上任總統之初,當時五缺情況、當時困境,至今已經解決不少。特別是水的問題,當時5、6月份,科學園區時常需要去買水,但現在這個情況已經不需要。

他強調,電力可以穩定供應到2032年沒有問題,即便是把「資料中心」(Data Center)、把人工智慧用電需求算進去也沒有問題。現在備轉容量率都有10幾%。也就是台電24小時公開資訊,每發一百度的電,現在多少、用剩下多少就是備轉容量率。所以按照目前能源發電量和我們所開發的電量來看,2032年電力可以穩定供電,政府也會持續發展綠電,來因應氣候變遷、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種種需求。

賴清德說,蔡英文上任後,提了一些經濟發展的政策,包括財政政策,就是前瞻基礎建設。擴大投資、帶動經濟發展,以及產業升級轉型。第一任就是2016年「5+2產業創新計畫」,這包括支持智慧機械、支持亞洲矽谷、推動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以及新農業及循環經濟。

蔡英文的第二任期,賴清德回憶,蔡前總統又提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這包括資訊及數位核心戰略產業、資安卓越核心戰略產業、台灣精準健康核心戰略產業、綠電及再生能源核心戰略產業、國防及戰略核心戰略產業、民生及戰備核心戰略產業等六大產業。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都有他發展的目標。

賴清德指出,自他去(2024)年5月20日上任後,提出「五大信賴產業」因應當前全球地緣政治變化、全球智慧化時代及台灣這幾十年來產業的優勢,這三個面向,當中就包含了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等。

他接續說明,政府如何去支持「5+2產業創新」、如何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以及如何加強五大信賴產業,無非是透過人才培育、稅賦減免、融資獎勵,單一窗口、跟國際接軌等等。蔡英文在總統任內、在他行政院長任內,政府也提出「投資台灣三大行動方案」。當時我們已經看到地緣政治已經開始在變化,必須要改變台灣的投資環境,同時政府要提出鼓勵投資台灣的方案,來歡迎台商回到台灣。

賴回憶,當時政府提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這些都展現成果。

賴清德說,投資台灣三大行動方案,從2018年到今天,總投資金額有兩兆5389億元,可以創造就業有16萬1267人;三大投資台灣已經要延到2027年,預計可以再帶動6000億新台幣的投資,再多增加4萬個就業機會。

賴強調,每一代人都有創新思維,如何讓創新轉為創業,帶動台灣經濟的發展,這樣台灣經濟才有可能生生不息;他個人是非常重視創新產業,也在擔任行政院長任內,特別提出優化新創環境的行動方案,就是希望能夠打造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

他說明,第一,設立國家品牌,就是Startup Island Taiwan拓展國際市場,跟新創業一起合作,一起到國外去參展,或是在台灣辦展,就是要打響台灣名號,Team TAIWAN。

另,賴清德重申,法規制度很重要,修改企業併購法、公司法、產業創新條例等,讓新創產業籌資能夠更多元,也積極鼓勵天使投資新創,讓新創可以找到資金。

就推動新創租稅減免方面,賴清德指出,個人投資新稅、年收入綜合所得稅,可以有300萬的額度來投資個人新創是不必課稅。如果是天使基金投資新創,還有租稅的優惠。另外,有制度、有租稅優惠,要幫他找地點。

第一,在林口設立新創園區,也有亞灣新創園區,總共吸引超過40個國內外加速器,以及1500家新創產業進駐,也積極延攬國際新創人才到台灣來,發給他就業金卡。根據國外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發給國外優秀人才就業金卡,讓他們可以在台灣找工作、轉換工作,讓他們親人可以來台灣依親一年,另外他們也可以稅賦減免。所得在三百萬以上的收入,稅負可以減半,前三百萬是跟其他一樣。

此外,賴清德說,也推動青創貸款、利息補貼,已經協助11.2萬件,協助新創公司取得935億元貸款額度;同時,行政院國發會也創立50億元天使資金,來投資新創,讓他們早期就可以得到資金,已經有282家新創、金額超過39億元,帶動投資161億元。

他強調,自2016年至今,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台灣新創家數,由3157家倍數成長到超過9,600家,整體獲投金額也由8.5億美元,大幅增加到27.9億美元;裡面一定會有獨角獸,有些也已經是獨角獸,只是沒有公布而已,更多是有螞蟻雄兵。台灣經濟要能夠升級轉型成功,螞蟻雄兵是很重要的步驟。

賴清德說,如果再一次盤點,為未來設定一個方向,創新創業雨林計劃,預計在2024年起五年內,創造兩萬個新創就業機會,也希望未來每年投資金額達到1500億元。另外,為了讓新創業能夠得到早期資金,特別是市場上取得資金,2021年就有通過「台灣創新板」。2025二月份到今天,又有19家登錄創新板,可以在市場上取得資金。

賴清德指出,不管是台商回來投資,或立足台灣企業加碼投資台灣,或中小企業投資台灣,又或是新創事業的投資,在大家的努力下,台灣2024年IMD的世界競爭力,排在第8名,以2000萬人口經濟體來看,我國已連續四年排名世界第一。

他說明,去年經濟成長率4.59%,亞洲四小龍台灣排名第一名;我國不僅僅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名,還贏過日本,日本去年比較辛苦,百分之0.1,也贏過美國2.8%、贏過歐盟0.9%。

台灣就業情形,賴清德提到,目前失業率是3.38%,創下24年來新低。馬英九曾提出經濟發展「633」的目標,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國民平均所得美金三萬元以上、失業率當時是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他希望降到百分之三,這個目標在蔡英文8年任內已完成。

賴清德說,很感謝企業界平均調薪幅度高於前年,有超過九成企業,計畫在今(2025)年再來調薪,創下8年來新高;經濟有進步、企業有獲利,會成為善的循環,讓台灣經濟活力越來越強,也讓社會越來越安定、蓬勃發展。

賴清德指出,世界正在改變,台灣要掌握機會。台灣受到挑戰何其多,每一個世代都有,台灣固然稱為寶島,每一年都要經過颱風,三不五時都會有地震,每一年都在經歷挑戰,大自然的挑戰、國際情勢的挑戰、社會各種面向的挑戰,但台灣都把挑戰當作機會,毫不退卻。把挑戰當作力量,踏上挑戰當作動力往前邁進,這是台灣人的精神。

賴清德表示,台灣挑戰大概有三個,威權國家集結、世界情勢變化,也造成美中供應鏈的分流;台灣未來要強化非紅供應鏈關鍵地位,不可離開這個供應鏈,否則未來發展會事倍功半;另一方面,透過數位轉型,要打造台灣為人工智慧島,淨零轉型則是要全力發展低碳經濟,這是台灣人的精神,也是各位創業的精神。

他最後強調,蔡英文任內各項政策,他接任之後除了延續去做外,也提出未來台灣經濟發展戰略藍圖,非常希望跟大家一起努力,讓台灣腳步不要停,使國家持續前進,「讓我們留給下一個世代更好的國家、也留給世界更好的台灣」。



【原文出處】:馬英九拋「633」拚經濟政見 賴總統:蔡英文8年任內已完成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