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蛇咬千萬別以口吸毒!牢記「5要5不」應對出遊、掃墓毒蛇咬

2025-04-02 18:11
被蛇咬千萬別以口吸毒!牢記「5要5不」應對出遊、掃墓毒蛇咬

不論是日常出遊、清明掃墓都要留意毒蛇,若真不幸遭遇毒蛇咬傷,也要知道當下如何應對。疾管署提醒牢記「五要五不」,當下務必冷靜應對。

不論是日常出遊、清明掃墓都要留意毒蛇,若真不幸遭遇毒蛇咬傷,也要知道當下如何應對。疾管署提醒牢記「五要五不」,當下務必冷靜應對。

毒蛇雖能致命,但血清能治癒
如遇蛇咬冷靜處裡速就醫!

疾管署指出,每年約有近千名的民眾被毒蛇咬傷,常見的毒蛇可包括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百步蛇,以及神經性毒的眼鏡蛇、雨傘節,還有兩者兼具的鎖鏈蛇等。

從健保資料庫分析看,國人使用血清人數平均每年可達979人。其中以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的最多,達811人,佔約82.9%。其次是雨傘節、眼鏡蛇,達110人,約佔11.3%。其他毒蛇則56人,約5.8%。

受到毒蛇咬傷,症狀輕者出現局部腫脹、疼痛,重者可出現呼吸障礙、瀰漫性出血、敗血症、不可逆的腎功能衰退、截肢、甚至死亡。

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
目前臨床毒蛇咬傷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仍為「蛇毒血清治療」,及時使用可有效中止或逆轉毒性作用,治癒率高,能降低死亡風險。台灣抗毒蛇血清種類完整、供給充足,國內因毒蛇咬傷而死亡的人數低,死亡率為0.18%,可相當放心。最重要的是預防遭遇毒蛇、以及如遭遇毒蛇的應對。如有需求可先透過「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查詢鄰近醫療院所的抗蛇毒血清儲備狀態。

#疾管署 #毒蛇 #蛇 #清明節 #清明 #掃墓

郊區6準備助防遇到蛇!
長靴、長褲以防被蛇咬。

疾管署也建議,出入山區、郊區時,穿著靴子、長褲為佳,避免穿拖鞋、涼鞋、赤腳,以利防護。若前往草堆、石縫、枯木、竹林、溪邊、陰濕處等,這些蛇類喜好之地,應先確認安全,避免直接以雙手伸入。尤其是水區更不可放鬆警戒,已知有毒蛇出沒更應避免涉水,因為大部分的蛇類都是游泳高手。如需露營、過夜,也建議夜晚升起營火。若是真的遇到蛇類,也應避免捉蛇、逗蛇,以策安全。

#疾管署 #毒蛇 #蛇 #清明節 #清明 #掃墓

被蛇咬千萬別以口吸毒!
牢記「5要5不」應對。

防範遭遇毒蛇後,若真的還是不幸被毒蛇咬傷,記得務必保持鎮定、冷靜處理。疾管署提醒牢記「五要五不」應對。也可下載、截圖下方圖片備於手機,以利隨時用上。

五要:
要將傷口視作毒蛇咬傷處理,別輕忽視作一般蛇類。要記住毒蛇外觀特徵,以利後續救治。要脫飾品,以避免肢體腫脹。要包傷口上緣,以減緩蛇毒擴散。要保持冷靜並盡速就醫治療。

五不:
不可割開傷口,以免感染。不可用口吸出毒液,以免感染。不可冰敷,以免組織壞死。不可飲酒或刺激性飲料,以免加速毒液作用。不可延誤就醫,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血清為處方用藥,避免不明血清:
國內目前有195家醫療院所儲備抗蛇毒血清,可供民眾救急。也提醒抗蛇毒血清為醫師處方用藥,切勿購買來路不明藥物,以確保生命健康安全。了解並認識預防遭遇毒蛇方法,並先作好咬傷時的「五不五要」準備,更助清明掃墓祭祖、團圓、出遊順利平安,確保生命健康安全。

#疾管署 #毒蛇 #蛇 #清明節 #清明 #掃墓

《延伸閱讀》

.掃墓防昏厥、中風、心臟病發!心臟醫教注意3件事。

.看到蟲別亂打,小心被「隱翅蟲」報復!醫教3情境應對。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