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登一度面臨生死存亡 5年後竟獲利、營收雙創新高!

- 小
- 中
- 大

撰文:譚偉晟供應半導體關鍵耗材的家登,去年營收、獲利皆創下新高,今年更可望接續成長力道。為何攜手材料廠耐特、乾燥設備廠科嶠,能讓家登繼續擴大與對手的差距?從遭到勁敵美商英特格(Entegris)控告侵權而差點判賠近10億元,到如今營運持續成長,不僅成功拿下英特格的半壁江山,去年更以年度營收65.4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2.32元,寫下營收、獲利雙雙創歷史新高的紀錄,這,是台灣關鍵半導體耗材廠家登的逆轉勝。
撰文:譚偉晟
供應半導體關鍵耗材的家登,去年營收、獲利皆創下新高,今年更可望接續成長力道。為何攜手材料廠耐特、乾燥設備廠科嶠,能讓家登繼續擴大與對手的差距?從遭到勁敵美商英特格(Entegris)控告侵權而差點判賠近10億元,到如今營運持續成長,不僅成功拿下英特格的半壁江山,去年更以年度營收65.4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2.32元,寫下營收、獲利雙雙創歷史新高的紀錄,這,是台灣關鍵半導體耗材廠家登的逆轉勝。
「我們已經把英特格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都拿下了。」家登營運長暨副總經理沈恩年指出,家登的成長不只靠美中兩地半導體市場的強勁需求,還有市場上「唯一能提供完整先進封裝載具」的領先優勢,這成為家登今年營運將一路暢旺的底氣。

甩官司陰影 吃對手過半市占
只不過,家登能絕地重生,不僅是在法律攻防上的勝利。家登董事長邱銘乾的兩位合作夥伴——耐特科技材料董事長陳勲森、科嶠工業執行長吳明致,是家登在侵權官司谷底時的重要支柱,也是擺脫官司糾纏後,能從產品競爭力上反超對手的關鍵。
三家公司的合作模式,是耐特提供塑膠原料,交由家登射出成型,製作成用於半導體製程產線上的載具,如EUV(極紫外光)製程用的光罩傳送盒、晶圓傳送盒,以及應用在先進封裝的大型載具等;最後透過科嶠的清洗設備,讓載具達到符合晶圓廠規範的高潔淨度。
用合作模式打造從設計、製造、清洗一條龍的服務,家登在全球光罩盒市占率超過70%,若單看EUV應用的光罩盒,市占率更朝著90%邁進,狠甩英特格。然而,時間回到2021年,家登與英特格之間的侵權官司雖然和解,但私底下的攻防仍在持續,家登險些被逼得退出市場。
「有一天邱董跟我說,有興趣來我公司參訪。」回憶起2021年初在高爾夫球場的對話,陳勲森記憶猶新,過去家登與英特格有相同的塑膠原料供應商,但那家供應商受到英特格施壓,決定停止向家登供料,「當時家登的原料庫存可能只剩四到五個月。」他說,邱銘乾有著不能對大客戶停止出貨的壓力,得知耐特有製作塑膠原料後,便立刻提出合作邀約。
邱銘乾和陳勲森兩人都曾是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創業楷模」得獎者,又是多年高爾夫球友,陳勲森理解家登的困境,當下就決定出手相助,「做半導體材料有風險,但我覺得跟家登合作,會是很好的起點。」
陳勲森會這麼說,是因為曾在轉型過程重跌一跤、慘賠逾三億元。1988年成立的耐特,開發的塑膠原料被廣泛用於模型、行李箱、網通分享器等塑膠外殼,「大概在2000年,我決定投資航太,因為我們有航太大廠麥道(McDonnell Douglas,後併入波音)的認證。」但航太用塑膠原料花了4、5年始終沒有指標客戶下單,最終失敗收場。
但這次跨足半導體不同,因為有了家登當夥伴。為了再次轉型,陳勲森決心賭一把,砸下約6千萬元蓋潔淨室、設置新產線。他記得很清楚,歷經5個月初步開發後,家登所下的第一筆訂單,「300公斤的料,如果最終客戶、也就是晶圓廠的判定不符要求,家登是不會付錢的。」

材料夥伴 快速回應規格變化
這一批貨,價值約40萬元,陳勲森笑說,「還好最後沒有被退貨。」從此耐特一路跟著家登成長,原料的應用面也從原本先進製程用的載具,擴展至先進封裝的載具。而耐特正是讓家登擁有快速回應客戶能力的背後助力,相比過去國外的塑膠原料供應商,在家登提出塑膠原料規格改變時,往往需要一周時間調整,「耐特能馬上調整現有產線,隔天就能供料給家登。」陳勲森說。
此外,耐特也用自身的材料專業,幫了家登一把。「國際大廠的原料射出成型後,還需要用治具定型。」耐特總經理陳宇涵說明,耐特提供給家登的原料可省去治具定型的步驟,讓家登在產出效率上能夠進一步提升,並且在先進封裝用的大型載具上,擁有更好的結構穩定度,成為家登在先進封裝領域「超車」英特格的基礎。
為家登的製程改善提供解方,也是另一夥伴科嶠跨入半導體的關鍵。
吳明致回想結識的起點,「我在2012年去念了政大企家班,有一次同學聚餐,看到邱銘乾的名字在隔壁包廂。」他立刻請人引薦,一見到邱銘乾,他的「粉絲魂」爆發,「我說『仰慕你已久,我們公司每個月都會開讀書會,借鏡你的故事讓公司更好。』」吳明致說的「故事」,正是邱銘乾從2007年起寫的部落格文章。
此後,吳明致時常邀請邱銘乾到科嶠分享,「邱董建議,科嶠要轉型、要轉半導體。」吳明致不知道怎麼打入半導體供應鏈,「邱董說,會幫我牽一下(進入半導體產業的機會)。」等了7年,科嶠的機會總算出現。
科嶠的強項,是做電路板、面板的乾燥設備。2019年,邱銘乾聊到家登雖然已仿照國外原廠開發出清洗設備,但是該設備實際應用在產線時,效果卻不如預期,家登這個產線上的瓶頸,成為科嶠跨入半導體的起點。
乾燥設備專家 協助改善製程
會找上科嶠,是因為清洗設備同時兼具清洗與乾燥功能,邱銘乾想的是將設備分為兩個部分,清洗的規格由家登教導給科嶠,然後輔以科嶠的乾燥專業,改善整體清洗設備的效率。
「做好之後給家登測半個月,邱董就說再做3台。」吳明致接著說,隨後科嶠的設備被寫進家登的產品簡報中,並在2022年被家登帶到了美系半導體廠的會議室內。
「家登簡報到把載板放進載具、送到清洗機的時候,對方很驚訝地問『這是誰的設備?』」吳明致指出那場會議後,2022年9月,耐特便跟著家登的載具一起進入美系客戶的晶圓廠。他進一步指出,事實上能夠讓載具清洗乾淨、徹底乾燥,有賴於科嶠與家登的緊密合作,「我們會建議家登怎麼改載具結構,避免乾燥不全、還有殘留的水。」一路跟著家登從台灣、美國、韓國拓展國際市場,吳明致說,科嶠還有更多半導體設備相關的新產品。
其中一個,是科嶠的清洗設備,準備從光罩盒清洗,跨入尺寸更大、乾燥難度更高的晶圓盒清洗。「去年3月,我接到邱董電話,他說正在開家登董事會討論晶圓盒清洗設備,邱董在電話裡問『你們能不能做?』」吳明致說,他一聽到有機會替家登做晶圓盒清洗設備,儘管連要求的價格能否不虧本,他都沒把握,但轉念一想,「對方贊助我開發,還有場域做驗證」,他立刻答應。
與家登合作後,科嶠也接觸到終端晶圓廠客戶,目前雙方正積極合作研發不同於乾燥設備,並用於產線的新產品。
與科嶠相同,因為有了家登領路,耐特也在開拓自己的半導體事業。鎖定後段封測用的載具「晶片承載盤(IC Tray)」,陳宇涵指出,由於後段封裝對於載具潔淨度的要求不斷提升,延伸出對於原料潔淨度的高要求,成為耐特看好的發展機會。
此外,曾經讓耐特鎩羽而歸的航太市場,如今也配合家登跨足航太事業,驅使耐特重啟布局。由家登帶頭成立的「德鑫」及「德鑫貳」半導體控股公司,耐特、科嶠也雙雙加入,成為美國供應鏈聯盟的一員,攜手開拓美國半導體商機。
家登、耐特、科嶠三方聯手,開拓新的半導體商機,全力支持、為彼此增值,是三家公司合作的最佳注解。
本文出自:家登一度面臨生死存亡,5年後竟獲利、營收雙創新高!原來是揪耐特及科嶠「打群架」,更從半導體跨足航太
延伸閱讀
全台2200萬人「LINE來LINE去」!日本數位專家示警「關閉6設定」:不怕帳號被盜、個資外洩
管委會主委變身低碳規劃師!全面汰換節能燈具,年省電費12萬,還幫社區拿獎牌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原文出處】:家登一度面臨生死存亡 5年後竟獲利、營收雙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