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金魚腦找上門!年輕人也可能腦早衰 醫師教你自救「6招」

- 小
- 中
- 大

生活中心/林靜芬報導面對高壓、3C重度使用的現代生活,越來越多年輕族群發現自己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問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近日在社群媒體發文提醒,這些表面看似健忘的小症狀,實際上可能是「腦早衰」的警訊,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及早介入預防。
生活中心/林靜芬報導
面對高壓、3C重度使用的現代生活,越來越多年輕族群發現自己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問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近日在社群媒體發文提醒,這些表面看似健忘的小症狀,實際上可能是「腦早衰」的警訊,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及早介入預防。
所謂「腦早衰」,雖非正式醫學名詞,卻能形象描述大腦功能在尚未達到自然老化年齡前便提早退化的狀況。黃軒指出,這可能導致記憶力像漏氣的氣球逐漸消退,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反應速度顯著下降。

黃醫師列出五種常見的早衰徵兆,包括:
• 斷崖式記憶力下滑:明明昨天還記得的事,今天完全想不起來。
• 滑梯式效率降低:做事慢吞吞,過去能多工處理,現在一心多用即頭昏腦脹。
• 樹懶式注意力渙散:無法專注一件事超過10分鐘。
• 罷工式語言障礙:講話常卡詞,詞不達意。
• 雲霄式情緒波動:情緒起伏劇烈,容易焦躁、憂鬱。
誰是高風險族群?
包括熬夜的夜貓族、長時間使用手機與電腦的族群、壓力山大者、營養攝取不均或缺乏運動的人,都容易落入腦早衰的陷阱。醫師提醒,若這些狀況持續超過6個月,建議尋求專業神經心理檢查,以排除輕度認知障礙(MCI)等潛在問題。

拯救大腦的六大妙招
黃軒同時根據國際研究,提供六項改善腦健康的方法,包括地中海飲食、每週150分鐘的有氧運動、每日7-9小時高品質睡眠、維持社交互動、持續進行腦力訓練,以及妥善管理壓力。他強調,腦早衰並非無解,只要及早介入並改變生活習慣,大腦仍有可能重拾活力、逆轉退化。